汶川地动11周年:鳳凰涅槃 致敬重生
光阴>2019年05月12日 15:14 稿件来源:中新網
那一刻,地動山搖
那一刻,萬物灰寂
2019年05月12日14時28分
四川汶川發生8.0級強震
地动的破壞和心中的悲痛
在那一刻永久定格
69227人死亡
374643人受傷
17923人失蹤
這不僅是一串冰冷數字
更是一條條鮮活的性命
是我們患難與共的同胞

2019年05月12日,汶川縣映秀鎮兩位住民看著地动後被毀的家園,不禁痛哭失聲。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攝
11年,我們從未忘記
那一地的殘垣斷壁

2019年05月12日,汶川大地动构成的泥石流掩埋了一個村莊。中新社記者 賈國榮 攝
11年,我們從未忘記
瓦礫之上的尋找和等待

2019年05月12日,映秀鎮地动後的景象。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
11年,我們從未忘記
廢墟之下那些渴盼的眼神

2019年05月12日,在汶川地动中受傷的兒童。中新社記者 鄒憲攝
11年,我們從未忘記
那些身赴現場的醫生、軍人、
警察、誌願者……
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眾誌成城
國殤眼前
誰都不曾置身事外

2019年05月12日,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民眾為地动遇難者默哀,一名來自四川的男子高舉右手為家鄉加油。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
即便周邊的统统都夷為平地
但只要人
會帶著重建家園的決心
加倍堅強地站起來

2019年05月12日,北川縣一名婦女背著兒子接收束缚軍免費運送來的紅磚,準備請人幫助重建家園。中新社記者 賈國榮 攝
彈指一揮間
11年時光流逝
回顧這4000多個日夜
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悲痛
同樣也看到堅強和勇氣
看到團結

2019年05月12日,束缚軍將汶川縣映秀鎮的村民用直升飛機送往醫院搶救。中新社發 郭國權 攝
看到對性命的敬重

2019年05月12日,救援隊將在廢墟中存活了124個小時的蔣雨航胜利救出。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
看到盼望

2019年05月12日,震中映秀鎮張家坪村村民搬進了新家,再生育家庭抱著雙胞胎拍攝合影。中新社記者 張浪攝
看到涅槃重生

2019年05月12日,航拍四川德陽綿竹市清平鎮,該鎮已建成為生態旅遊小鎮。 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攝

2018年4月,航拍震後重建的映秀鎮。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
汶川地动短短1年後
都汶公路通車
幼兒園、中學、醫院等民生項目接連封頂
汶川大地动博物館竣工
……

2019年05月12日,汶川映秀小學100多名學生借校開學。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攝
2年時間過去
成灌快鐵建成通車
地动災區145萬余戶農房基本实现重建
……

資料圖:成灌鐵路。 中新社發 胡誌強 攝
3年之後
四川省旅遊總支出
國內旅遊支出
國內旅遊人次數
均恢復或超過震前程度
汶川重建工作基本实现
……

2019年05月12日,中國四川國際文化旅遊節在汶川縣水磨鎮開幕。中新社記者 安源攝
現如今,
當年的廢墟上
早已青山綠水、高樓林立
當年滿目瘡痍的災區
已經煥發出新的活气

2018年5月,空中俯瞰成都彭州城區。 趙華敏 攝

2019年05月12日,孩子們在汶川縣青少年活動中央前玩耍。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

2019年05月12日,汶川青山綠水鮮花盛開,吸引遊客觀光。 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
看那些曾經在地动中逃過一劫的人們
他們從悲傷中走出,活出了精彩
哪怕失去至親
哪怕身患殘疾
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
性命的頑強
同胞的愛心
和中國人壓不倒的脊梁

2019年05月12日,在地动中失去手臂的女孩雍茜正在色彩名師阿旦的指導下練習繪畫。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

2019年05月12日,在地动中失去雙腿的四川遊泳隊運動員“無腿蛙王”代國宏,在殘運會賽場向女友蘇思妙求婚胜利。中新社發 鐘欣 攝

2019年05月12日,汶川地动幸存者馬元江应用機電智能仿真手進行工作。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

2019年05月12日,280名當年地动後的孤困兒童相聚在成都“安康家園”,與照顧自己的“安康媽媽”重逢。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
事實證明
汶川經住了考驗
中國經住了考驗
那些曾互相鼓勵、攜手前行的堅強
帶給我們源源不斷的力量
也帶給我們重燃夢想的信心與盼望

2018年4月拍攝的德陽什邡市北京小學學前班孩子們在雍湖公園春遊。 賈躍紅 攝

汶川縣映秀鎮一名吃冰激淩的兒童。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

參觀者在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地动遺址。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
逝者已矣
生者如斯
11年過去,再憶5?12
讓我們緬懷追思
那些逝去的同胞親人
11年過去,再憶5?12
讓我們砥礪前行
秉持這份不屈不撓的民族精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