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帶一路”上的創新之“道”:搭建平台 傾聽各界聲音
光阴>2019年05月12日 10:22 稿件来源:中國新聞網
【同期】(中國科技部部長 王志剛)
作為東道主,我們重要是搭建平台,傾聽各國科技办理部門和科學家、工程師、企業家們的聲音。
【解說】這是中國科技部部長張志剛在參加第二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“創新之路”分論壇時,向在場嘉賓作出的表述。
4月25日,第二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“創新之路”分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央舉行。值得一提地是,“創新之路”分論壇是本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初次增設。
【同期】(中國科技部部長 王志剛)
促進科技進步是人類的共同必要,而滿足這一严重必要必要世界各國政府和廣大科學家、工程師、企業家等攜手合作、共同极力,這是科技進步的規律,也是建設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请求。
【解說】當天的分論壇上,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也以中國科學院舉例,說明科技創新在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發揮的重要感化。
【同期】(中國科學院院長 白春禮)
我們院已在非洲、中亞、南亞、東南亞和南美建設了9個外洋的科教(合作)中央,為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科學研究、解決民生挑戰、推動技術轉移轉化和人才网网培養構建了創新合作的平台,并產生了重要的社會效應。
【解說】中國工程院匯聚了中國工程科技界最傑出的專家,如何在 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發揮感化,讓中國工程科技造福沿線國家?在當天的“創新之路”分論壇上,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用一組數據,向在場嘉賓回答了這個問題。
【同期】(中國工程院院長 李曉紅)
北鬥系統也取得了沿線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支撑與共建。共同開發的信息通訊技術也支撐了沿線12個國家的陸海纜及骨幹網的建設,建成为了34條跨境陸纜和6條的海纜。
【解說】本次“創新之路”分論壇共有來自33個國家、地區和國際組織的近150名中外代表參會。與會代表通過交换,共謀“創新之路”發展偏向與實現路徑,分享合作經驗,瞻望合作願景。
記者 徐朋朋 北京報道